2025/10/11 教育即國防:從國慶文告看臺灣主權與公民教育的使命 - 潘威佑
2025年10月國慶的演說,賴清德總統以民主與主權為核心,提醒我們,台灣走出威權陰霾、超越戒嚴的此刻,不僅是政治的象徵,更是教育的課題。民主不會自動延續,唯有透過教育讓新世代理解自由的可貴與責任的重量,民主之樹才能根深葉茂。對教育界而言,這是反思與實踐的契機:要讓學校成為培養公民意識、社會責任與人文精神的場域,使學生懂得民主不只投票權,更明瞭捍衛生活方式與價值信念的行動。
「台灣是全體台灣人的台灣」,這句話是政治宣示,也是教育信念。主權意識若要持久,必須從知識教育轉化為生活態度。課程中應讓學生理解歷史的轉折、語言的多元與文化的獨立,體會自我認同與國家意識的關聯。教育不只傳授知識,更是培育判斷與行動的能力。在課綱中應深化「民主素養」「媒體識讀」與「國家安全教育」,鼓勵師生參與公共議題討論,讓學生在理解與辯證中形成屬於自己的台灣觀,培養對這片土地的責任與驕傲。我們支援政府持續推動這樣的教育方針,唯有教育植根主權,民主價值才能代代相傳。
賴總統提出的「台灣之盾」不僅是防空與科技計畫,更是一種全民防衛的理念。以教育而論,國防意識不只武裝訓練,更能培養心理韌性與公民責任。學校可以結合防災、醫療、資安與社區合作課程,讓學生理解危機應變、資訊保護與社會協力的重要。當公民具備思辨能力與行動力時,整個社會便形成「思想的防線」。不只依賴軍事,更應建立在民主信念與教育力量之上,成為最堅固的國家之盾。呼應總統所言:「和平必須靠實力」,而教育,正是凝聚實力的根本所在。
當世界局勢動盪、威權勢力復起,教育是台灣最穩定的力量。透過教育,我們不僅守護疆界,更守護價值;不只是防禦侵略,更要強化心靈。教育者的使命,是讓孩子理解國防即是守護家園、民主即是生活方式。政府推動國防建設的同時,也應推動教育改革,讓每位公民都能具備面對挑戰的知識與勇氣。
我們堅定支援賴清德總統所代表的政府,持續推動民主深化與國防自主,讓教育成為台灣最長遠的防線。唯有當知識成為盾牌、信念化為力量,全民團結如一,台灣才能在變局中堅定前行,讓這個國家在風雨之中,依然閃耀民主自由的光輝。
https://talk.ltn.com.tw/article/paper/1727654
2025-10-13
2025/10/11 教育即國防:從國慶文告看臺灣主權與公民教育的使命 - 潘威佑
2025/09/20 若AIT不能代表美國 國民黨豈能代表台灣 ? - 陳俐甫
2025/08/15 終戰八十週年宣言 - 陳俐甫
2025/08/24 在大罷免中成為「他者」? - 王興煥
2025/08/08 捍衛網路商譽 企業責無旁貸 - 羅承宗
無敵星星?第一階段大罷免之後 - 陳俐甫
撒錢救民調?從普發1萬看政策誠信與財政責任 - 潘威佑
大罷免才能重建國際信任 - 黃帝穎
許台灣一個正常的在野黨 - 王興煥
肌肉網紅與紅頂商人訪中的意義 - 陳俐甫
論壇主筆
姚嘉文
發表3篇
陳儀深
發表21篇
陳茂雄
發表45篇
李筱峰
發表5篇
TNA辦公室
發表5篇
黃帝穎
發表15篇
陳俐甫
發表19篇
王興煥
發表16篇
羅承宗
發表15篇
潘威佑
發表5篇
台灣國家聯盟 Taiwan Nation Alliance
電話:02-2321-7398
傳真:02-2392-6157
地址:100台北市青島東路7號2樓
隱私權保護 | 安全聲明 |
Google Map
|
聯絡我們
捐款專戶:台灣銀行 城中分行 帳號:045-004-02678-5 戶名:社團法人台灣國家聯盟